台灣機車路權抗爭編年史(持續更新) 引用: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

台灣機車路權抗爭編年史(持續更新)

1975 台灣省主席謝東閔提出管制措施:
  1. 劃定特殊路段及部分道路快車道,禁止機車行駛。
  2. 劃定機車專用道
  3. 禁止機車在多線道內側及中線道行駛



1975 台灣省主席謝東閔提出管制措施

1978 李登輝就任台北市長,針對忠孝東西路、中山南北路至士林、羅斯福路至新店,改為汽車專用,出現禁行機車政策性首例




禁行機車首例

1981 台北市光華橋改為汽車專用,以解決中山高回堵問題

1984/02 月初,交通部長連戰發佈命令,要求九縣市(台北市、高雄市、基隆市、台中市、台南市、台北縣、台中縣、台南縣、高雄縣)於同年六月底前,完成「限區現時禁行機車」或「劃設機車專用道」的規劃工作

1984/04/17 行政院表示「限區現時禁行機車」或「劃設機車專用道」的用意是「保障機車駕駛人權益」以及「維護行車安全、整頓交通秩序」

1985/05/30 台北市內共有 19 處路口有「機慢車專用道」,15 處路口機車騎士必須「二段式左轉」
1985/09 因敦化南北路汽車回堵問題,尖峰時刻復旦橋禁行機車

1992/06/24 行政院頒佈「台灣省省縣道及重要鄉道路線設計規劃標準表」,路幅標準於路基十二公尺以上道路,即設有慢車道或混和車道供機慢車使用,另於路幅有足夠寬度暨有需要路段,可考慮快慢車道分隔

1999 機車交通管理政策白皮書,明確訂定汽機車分流的推動政策

2002/07/01 開放 150cc 以上重機進口

2006/07/02 重機繞行台北市政府遊行,訴求廢除重機兩段式左轉,開放快速道路


2011/06/23 機車黨促進公路總局召開機車行駛車道路權重新配置公聽會,會後繼續採取保守政策

2012/07/04 高雄市交通局舉辦「如何提昇機車安全座談會」,許添本表示衝突車禍的主因為「混和車流」,主張「汽機車分流」的政策

2012/08/14 交通部前抗議「降我牌稅、還我路權」

2012/09/06 交通部前,抗議交通部拒絕立法院提出的試辦決議

2014 交通部辦了4場與機車族對話座談會 ,地點為新竹,彰化,新北,台南

2015 /10 民間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創建

2015/12/12 交通部前,重機持續抗議交通部拒絕試辦,承諾半年內給答案,連下一次的會議通知都沒有

2016/01/17 台北市交通局舉辦「機車路權及安全策略工作坊」,共識為廢除禁行機車,被市長柯文哲否決

2016/07/13 交通部第一次機車安全會議, 重機上國道繼續擱置

2016/08/08 發起重機上國道遍地開花活動

2016/08/19 交通部第二次機車安全會議,賀部長把話題帶向重機國道問題,承諾分為白牌普重與紅牌重機兩議題,白牌議題從此消失 錄音檔

2016/11/26 交通部前要求廢除禁行機車、不強制兩段式左轉,承諾 2016 年底前召開相關會議,直到 2017/06 依然沒有下文

2016/12/19 高公局國道會議,為 0112 交通部會議之會前會

2017/01/12 交通部研商「開放 550cc 以上大型重機行駛高速公路」會議,提出 KPI 制度

2017/04/21 行政院政委唐鳳召開公民論壇釐清白牌機車面臨的問題

2017/05/12 取消研商「開放 550cc 以上大型重機行駛高速公路」之會議,先行的會議簡報提出

2017/05/26 交通部受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成命,召開研商會議,得到推卸責任給地方政府的回應

2017/7/1 「94要上國道」凱道抗議活動 & 各地車主自主上國道運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